电脑技术学习

ZFS时代FreeBSD系统的数据冗余策略

dn001

  对于RAID来说,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便是将一部分划成RAID-0卷,另一部分划成RAID-5卷。不过,这个做法并不完美,因为你并不能动态调整这两个卷的尺寸。如果之前规划的卷尺寸不合适,那只有停机、导出数据、重划RAID,导入数据,并祈祷下次发现不合适的时间越晚越好。

  当然,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。对于个人用户来说,他们往往并不会在意 RAID-0 所带来的那一点点性能改善,而数据的可靠性才是他们更关注的事情。

  个人系统中的数据冗余

  虽然 RAID 是廉价磁盘冗余阵列,但是事实上它并不是那么的廉价。更重要的是,许多便携式系统,如笔记本计算机,并不具备安装多块硬盘的条件(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)。这类用户可能只有一块硬盘,但是仍然希望尽量提高他们系统中数据的可靠性。这个时候,就需要做一些存储规划了。

  以我个人的笔记本计算机为例,它安装的是双系统,Windows和FreeBSD。平时工作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 FreeBSD,工作内容包括代码编写和调试、远程登录和撰写文档等等。

 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个系统中的数据分成下面几类:

  o 操作系统。

  o 第三方软件(如 X11 视窗系统、Eclipse、OpenOffice办公系统等)

  o 下载的数据(例如 ports、其 distfiles等等),其特点是来自互联网,只要带宽够,既不需要备份,也不担心丢失。

  o 用户数据 (完全不希望丢失的数据)

  我使用 ZFS 作为 / 分区(注意:这种做法有好处也有缺点,我们将在最后讨论),由于只有一块硬盘,因此除了用于引导的 UFS 之外,其余部分全部划给同一个 zpool。

  针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备份和冗余需要,在这个 zpool 上面建立了 4 个 ZFS:

  / - 即 zpool 本身的 ZFS,用于存放操作系统

标签: